效正:伤害中国足球的只是“金元”二字吗?

再说反思。

中国足球最近十年“金元时代”的序幕,是广州队(恒大)拉开的。

2010年,许家印的恒大集团入主广州队,开始疯狂“撒币”,高价引进内外援,打造了八个中超冠军、两次问鼎亚冠的“恒大王朝”。随后上港、苏宁、华夏幸福、佳兆业等一拥而上,联手“烧钱”,球员的转会费、工资、奖金已经泡沫化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——国内球员身价从千万量级蹿升到1亿以上,期间至少诞生了10位“一亿先生”。巴西外援奥斯卡在中超踢了八年球,赚走18亿元人民币;最大的“水货”特维斯只为申花打进4球,折算下来平均每个进球的成本是7400万人民币……

不知道你是否也想过,许老板们豪爽请客,最终究竟是谁买单呢?

球迷?

球迷买票买球衣,收获了情绪价值,还时不时秀了秀“优越感”。怎么算也不吃亏。

观众?

观众看电视是免费的。即便是中超版权卖5年80亿天价的时候,大家付费看比赛的门槛也是很低的。再把互联网盗播等因素考虑进去,很难说有谁因为看球而“上当受骗”。

从业者?

球员、教练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,俱乐部普通工作人员毕竟也能分一杯羹。即便后来有欠薪的情况,总体来说也算享受过“时代的红利”。没事偷着乐吧。

许老板们?

更是天方夜谭!恒大集团投资足球超过100亿不假,但因为足球带来的广告效益和品牌效益,其营业额从2009年的262.7亿,膨胀到2019年的5895.1亿,许家印本人在2017年也以2814亿元的身价登顶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。对于许老板们来说,足球,真是一根“超值”“好用”的杠杆。

中超版权卖出80亿天价,震惊外媒

中国足球?

很多人都在说金元时代伤害了中国足球。但我不这样认为。

相反,在这十年里,中国职业联赛的球市红火,经常一票难求——中超历史上座率最高的比赛,几乎全部集中在2012年至2019年中超最火爆的那几年。

在这十年里,中国俱乐部两夺亚冠,登上亚洲之巅。在这十年里,中超版权卖出80亿天价,海外转播一度覆盖96个国家和地区,甚至连“足球王国”巴西的总统卢拉也说自己时常关注中国足球联赛。这十年里,反哺女子足球、五人制足球、青训建设、足球科研的金钱,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度。这十年里,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,孩子踢球是可以赚大钱的,踢球进名校也是一条可行之路,再不济踢球也是强身健体、培养性格的好运动……

这十年“金元时代”,留下了很多有形的、无形的“遗产”,我们暂时还无法估量其价值,也无法评价其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影响。

当下,列举两组数据。

2024年最后一天,中国足协向恒大足校发去一封《感谢信》,其中提到过去12年办学,该校入选各级国字号队伍累计达到825人次。现阶段国青各年龄组球队,有多达19名恒大学院。

广州队“死”掉的这一天,各大足球媒体平台更新数据,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积分榜,有多达8支广东球队——中超,梅州客家、深圳新鹏城;中甲,广州豹、深圳青年人、佛山南狮;中乙,深圳二零二八、广东铭途、广州蒲公英(广州安华)。

恒大足球学校
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越来越不喜欢过去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“小孩才分对错,大人只看利弊”。

因为分不清“对错”,所以人们自欺欺人地说“利弊”才是最重要的;可是,活着活着又发现“利弊”也是一笔烂账,人们还能为自己再找一个台阶下吗?

再回到那个没有回答的问题——谁是最后的买单者?

谁的负债最终甩不掉,谁就是最后的买单者。一个幼稚、直接的答案,回敬那个天真、鲁莽的问题。

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,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平台观点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,每日阅读趣味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