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链球比赛

奧運會鏈球比賽早期多採用3+3賽制。預賽階段,所有選手有三次試投機會,取最好成績。成績居於前列(1920年起固定為前6名)的選手晉級決賽,再獲三次投擲機會。預賽成績帶入決賽,即取六次試投的最好成績,決定冠亞季軍。

從1936年開始,奧運會鏈球比賽採用3+3+3賽制。預賽階段,所有選手有三次試投機會;如果任一試投的距離達到賽前訂下的標準線,即晉級決賽;若投到標準線的選手不滿12人,則最好成績前12名的選手晉級決賽。決賽階段,每位選手先試投三次,最好成績前6名(1964年前)或前8名(1968年起)的選手再獲三次投擲機會;從決賽六次試投中取最好成績,決定冠亞季軍。預賽成績不帶入決賽。

如果兩位運動員的最好成績持平,則根據第二好成績排名。該規則兩度決定了銅牌的歸屬,分別是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洛瓦斯·拉扎爾(英語:Lázár Lovász)勝過菅原武男,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伊戈爾·阿斯塔普科維奇(英語:Igor Astapkovich)勝過伊凡·齊漢。